• 欢迎您访问云南自考网!  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星期六

联系我们:  0871-64332211

距25年4月自考成绩查询预计3

距25年10月自考考试预计161

考生服务:

  • 学士学位|
  • 转考免考|
  • 云南自考网> 试题题库列表页> “兰亭也,不遭右军,则清湍修竹,芜没于空山矣”这说明()

    第六章 6.3-6.4练习题

    卷面总分:100分     试卷年份:    是否有答案:    作答时间: 120分钟   

    答题卡
    收起答题卡 ^

    “兰亭也,不遭右军,则清湍修竹,芜没于空山矣”这说明()

    • A、美是先于人而喜观存在的
    • B、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性
    • C、是因为人才显现出来的
    • D、美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
    上一题 下一题

    更多题目 请在 下方输入框 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:

    提出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”的主张的思想家是()

    • A、老子
    • B、孔子
    • C、孟子
    • D、荀子

    接受者在美育过程中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()

    • A、通过道德约束自己
    • B、无条件的接受
    • C、有自觉的追求
    • D、体现着一定的创造性
    • E、能获得广博的知识

    柳宗元《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募亭记》云:“夫美不美,因人而彰。兰享也,不遭右军.则清湍修竹.芜没于空山矣。”这体现了美育的什么特点()

    • A、潜移默化性
    • B、诉诸感性
    • C、能动性
    • D、可见性

    扫码查看答案

    扫码查看试题答案

   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

    查看云南自考专业

   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

   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

    进入在线刷题